“男人至死是少年,就怕美女在眼前”,這句戲謔之語,在我擔任雙山島馬拉松賽道救護員時,化作了一段鮮活經歷,讓我對此有了深刻領悟。
雙山島,宛如遺落在蘇州張家港市長江之畔的一顆璀璨明珠,是一座寧靜而美麗的離島。整座島嶼宛如一個夢幻的休閑王國,是綜合性的旅游休閑度假區(qū)。乘坐渡船緩緩過江,大約20分鐘的航程,江風輕拂,仿佛能將塵世的紛擾都一并吹散。雙山島馬拉松作為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賽事,就像一塊強大的磁石,深深吸引著周邊地區(qū),尤其是長江兩岸那些熱愛奔跑、追逐夢想的跑友們。
然而,由于雙山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旦有選手在比賽中出現緊急狀況,救護車從賽場趕往市醫(yī)院,需要搭乘過江渡輪,至少需要40分鐘的漫長時間。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fā)情況,賽事組委會未雨綢繆,特地安排了2架應急救援直升機在島上嚴陣以待。這一貼心且周全的安排,無疑彰顯了組委會對賽場救護工作的高度重視,也為每一位參賽選手的安全增添了一份堅實的保障。
而我,有幸成為此次賽事中的一名急救騎士。比賽開始前5分鐘,按照救護計劃,我會出現在賽道3公里處,這里是我的第一個觀察哨位。我將仔細搜尋著那些可能存在風險的重點關注對象。一旦發(fā)現目標,便會通過對講機迅速將信息傳遞給附近的急救跑者。5 分配速到7分配速的選手是我們賽道救護員重點關注的對象。整個賽場,從4分半到7分,每隔10秒就會有一組急救跑者按計劃出發(fā),融入到奔跑的人流中。他們時刻保持著警覺,一旦周邊有選手出現狀況,便會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現場進行專業(yè)的處置。
與急救跑者相比,急救騎士具有更強的機動性,不但能夠靈活地穿梭在賽道旁,還可以隨時停在路邊,從正面仔細觀察每一位選手的狀況,提前發(fā)現那些狀態(tài)異常的選手。
開賽后,在3公里處,我像雷達一樣掃描著每一個經過的選手。按照以往的經驗,那些容易出狀況的選手,在3公里處就會露出一些征兆。沒多久,初步鎖定了一位年齡在75歲以上的大爺。在國內的一些馬拉松賽事中,有的會設置年齡上限,一般要求70歲以下,有的雖沒有明確規(guī)定,但65歲以上的選手,組委會往往無法為其購買保險,他們屬于風險自擔選手。
我再次觀察這位大爺,精神矍鑠,步伐穩(wěn)健,從他的狀態(tài)判斷,獨自一人跑完馬拉松不成問題。然而,這里是馬拉松賽道場,馬拉松賽場不只是選手們的競技場,賽道上的同行者和賽道兩旁熱情的觀眾不但是選手們的興奮劑,對某些特定選手可能就是催命符了。我不緊不慢地跟在大爺身后10米處,像一個默默的守護者。3分鐘后,戲劇性的一幕發(fā)生了。大爺突然加速,如同一匹脫韁的野馬,超過了一群青春靚麗的美女跑者。這一超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美女們被大爺的氣勢所震撼,紛紛投來驚嘆的目光,一邊鼓掌一邊熱情地為大爺加油助威。那熱烈的加油聲仿佛是一把火,瞬間點燃了大爺內心深處的激情,他的速度變得更快了,仿佛回到了年少輕狂的歲月。我心中一驚,意識到情況不妙,趕緊加速靠近大爺。好在后面大約1公里的路程中沒有美女跑者,大爺的速度這才逐漸降下來,開始悠悠地跑著。
隨著比賽的進行,過了5公里以后,掉速的美女跑者越來越多。大爺似乎對超越美女跑者樂此不疲,每一次超越都會迎來美女們的喝彩,而這喝彩聲又如同催化劑一般,讓大爺更加興奮,速度也隨之再次提升。然而,對于馬拉松選手來說,最忌諱的就是變速跑,這種頻繁的加速會極大地消耗體力。經過4次這樣的短沖秀后,大爺出現了明顯異常,他出現了嘆息樣呼吸(也叫瀕死嘆息樣呼吸),這是心肺在發(fā)出極為嚴重的警告。
該出手了,能堅持跑馬拉松的大爺,100% 是花崗巖倔老頭,如果直接上前勸導,會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男人至死是少年,就怕美女在眼前”,搞不定大爺,我只能把目標轉向美女們。我迅速加速超過大爺,跑到前面一群美女跑者旁邊,用后面大爺聽不到的聲音喊道:“后面馬上有位大爺會超過來,麻煩大家配合一下,別鼓掌,也別喊加油。”美女跑者們非常善解人意,雖然看到大爺跑過來時眼中滿是欽佩,但她們非常配合,沒有鼓掌,也沒有發(fā)出加油聲。大爺平穩(wěn)地通過了這一群美女跑者的區(qū)域,之后我又用同樣的方法幫助大爺順利度過了幾個類似的“美女陣”。
當大爺平穩(wěn)地度過了幾個“美女陣”后,有點失望,突然好像又明白了什么,有點氣鼓鼓的看著我,我可管不了,接著在前面一路掃雷。
正如那句話所說:“賽道上哪有什么歲月靜好,都是有人在前面替你擋刀。”在這場馬拉松比賽中,我愿意成為那個默默守護的人,用自己的行動保障每一位選手的安全,讓他們能夠在賽道上安全地追逐自己的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