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胡耀星邁出了無償獻血的第一步!暗谝淮潍I完有點暈,護士給我遞了杯水,說‘您這200毫升血,能救急呢’!边@話他記了大半輩子。2003年起,他開始捐獻血小板,從此每月的獻血成了雷打不動的“約定”!2016年至2018年,胡老更是達到了每年22次的“全勤”,后來加入了造血干細胞數據庫,并且加入了器官捐獻名冊!新陽社區黨總支書記李君說。
直到2019年10月16日,60歲的他完成最后一次獻血時,桌上的獻血證摞了半尺高。25年里,他共獻血253次,其中22次全血、231次血小板,總獻血量達108350毫升,相當于22個成年人的血液總量。這些年,“全國無償獻血特別奉獻獎金獎”“昆山市最美獻血者”等榮譽證書塞滿了他的抽屜,2019年11月被人民日報微信客戶端點名時,他還不好意思地說:“我就是做了該做的。”
更令人動容的是,他不僅自己堅守,還帶動身邊人共同播撒溫暖,兒子定期獻血,侄子參與成分獻血,朋友也在他的影響下紛紛加入獻血隊伍。2018年底,在成功勸說親人后,他辦理了器官捐獻手續,將生命的善意延續到最后一刻。
退出獻血隊伍的胡耀星,從未離開“奉獻”的戰場。退休后的他,把志愿服務當成了新的“主業”。得知“護巷哨”需求,他便主動承擔河道巡視工作,牽頭組建“河道巡視小分隊”。日常里,他不僅為志愿者培訓,還活躍在亭林園、獻血屋等志愿服務陣地。每天清晨8點,他準時出現在亭林園文明驛站,下午4點又轉戰金鷹文明驛站,直至晚上9點才結束一天的值守。每周,他還會不定期前往獻血小屋提供服務,社區組織的各類志愿服務中也總能看到他的身影。
在胡耀星的帶動下,志愿服務的火種在社區里不斷傳遞。呂建萍帶領“清新里巷”護巷哨排查安全隱患,書法達人鄔靜用筆墨傳遞鄰里情深,旗袍隊長鄭新蘭展現居民新風貌……這些志愿者發揮所長,共同繪就新陽社區的幸福圖景。
這份志愿之光越傳越遠。在湖北恩施和貴州銅仁,兩個被胡耀星資助的女孩,每年都會收到他寄去的資助金。恩施的孩子從小學起每年收到3600元,如今已考上縣重點中學;貴州銅仁的孩子每年獲得2400元資助,如今也順利進入初中。每年他都會抽時間去看望孩子,顛簸一路,可只要看到孩子們的笑臉,他就覺得很值得。
從熱血沸騰的獻血者到步履不停的志愿者,胡耀星如一頭“老黃!,在奉獻的道路上無怨無悔。他用行動詮釋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也為和諧、幸福、美麗、宜居的昆山持續注入著溫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