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線啟智星特教
|
兒童康復主要研究各種功能障礙(運動、言語、交流等功能)的預防、評估和治療。通過綜合協調地應用運動治療、物理因子治療、行為治療、減輕或改善各種疾病對兒童身心及社會功能的影響,使兒童在生理、心理、社會功能方面達到和保持最佳狀態,提高生活質量。 一、運動發育遲緩 運動發育里程碑: 兒童的運動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的里程碑。通常,2個月大的嬰兒應能豎穩頭部,4個月時會翻身,6個月時能獨坐,8個月時會爬,1歲時能走。這些里程碑標志著孩子運動能力的正常發展。 發育遲緩的信號: 然而,有些孩子可能會在這些關鍵時間點上落后于同齡孩子,這就是運動發育遲緩的信號。這并不一定意味著孩子存在嚴重的問題,但及時進行康復評估和干預是至關重要的。發育遲緩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如營養不良、缺乏鍛煉機會、神經系統問題等。 及時干預的重要性: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運動發育遲緩的跡象,應盡早尋求專業幫助。康復科醫生和治療師可以對孩子進行全面的評估,找出發育遲緩的原因,并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計劃。通過專業的康復訓練和指導,孩子可以逐步趕上同齡人的運動發展水平,減少因發育遲緩可能帶來的長期影響。因此,對于運動發育遲緩的孩子來說,早期發現和干預是改善他們運動能力的關鍵。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發育過程中的兒童語言落后于普通兒童的狀態。 一、語言發育遲緩的定義和病因 (一)語言發育遲緩定義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在發育過程中的兒童其語言發育沒達到與其年齡相應的水平,但是,這不包括由聽力障礙而引起的語言發育遲緩及構音障礙等其他語言障礙類型。 (二)語言發育遲緩的病因 1、聽覺障礙中度以上的聽覺障礙狀態,則語言信息的接受(理解)和信息發出(表達)等會受其影響,導致語言發育遲緩。 2、兒童自閉癥作為語言交流對象的存在在及語言刺激本身的關心不夠,自閉癥的兒童即是這一情況的典型病例 3、智力發育遲緩(精神發育遲緩)精神發育遲緩在語言發育遲緩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其定義為:在發育期間整體智能較正常平均水平顯著降低,并伴有適應性行為障礙,如先天性的21﹣三體綜合體。 咨詢老師:趙老師 聯系方式:18361961770(微信同步) 15162319712 機構地址:昆山市花橋鎮綠地大道255弄1號樓203-204室 二、精神發育遲緩的診斷標準 1、智能低下,比正常平均水平低兩個標準差以上, IQ 值不足70。 2、存在實際年齡應有的適應性行為障礙。 3、在發育期出現(18歲以前) 4、受語言學習限定的特異性障礙包括發育性運動性失語,發育性感覺性失語,所謂發育性運動性失語,即語言的接收(理解)和與年齡相符但語言表達的障礙。發育性感覺性失語,與成人和后天語言所致的兒童失語不同,是指歷來對語言的接受(理解)和發出(表達),同時極度遲緩的病例使用的用語。 5、構音器官的異常:構音器官異常是指以腦性癱瘓為代表的運動障礙及以腭裂為代表的構音器官的異常等。 6、語言環境的脫離:在兒童發育的早期被剝奪或脫離語言環境可以導致語言發育障礙。 7、腦性癱瘓,大腦發育障礙。 8、癲癇:先天或后天發病的。 三、語言發育遲緩的日常表現 1、過了說話的年齡仍不會說話。 2、說話晚或很晚。 3、開始說話后,比別的正常孩子發展慢或出現停滯。 4、雖然會說話,語言技能較低。 5、語言應用,詞匯和語法應用均低于同齡兒童。 6、只會用單詞交流不會用句子表達。 7、交流技能低。 8、回答問題反應差。 9、語言理解困難和遵循指令困難。 二、神經系統疾病 疾病類型: 兒童神經系統疾病種類繁多,其中包括高危兒(如早產兒、窒息和黃疸等)、腦癱、神經損傷、脊肌萎縮癥、進食障礙、言語交流問題等。這些疾病嚴重影響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和功能,可能導致智力、運動、語言等多方面的障礙。 長期康復治療: 神經系統疾病通常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長期的康復治療和管理。例如,腦癱患兒可能需要接受運動治療、作業療法及物理療法等多種康復手段,以幫助他們提高肌肉力量、協調性和生活自理能力。這些康復治療需要耐心和堅持,因為神經系統的恢復往往需要較長時間。 ![]() |
|
共1條評分
,昆幣+1
熱點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