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
陸家的田間地頭格外熱鬧
收割機的轟鳴聲剛剛平息
播種機的馬達聲又此起彼伏——
是的
秋糧已顆粒歸倉
秋種正當其時!
在這片充滿希望的沃土上
一場關乎來年收成的“智慧播種”正在上演
讓我們一起走進陸家的秋種現場
看看今年有哪些新亮點
如果說種子是農業的“芯片”,那陸家的農田就是一個大型的“育種實驗室”。今年,陸家專門劃出174畝試驗田,讓15個小麥和油菜新品種在這里同臺競技。
“這片是小麥示范方,種了3個主推品種;那邊是展示方,有10個品種在一起比較。”陸家鎮農工辦負責人指著田間的標識牌介紹,“我們要從中選出最適合陸家水土的冠軍選手,確保來年豐收。”
這樣的品種“選秀”,讓“好種子結好糧”從愿景走向田間。
今年的秋種中,有個科技感十足的亮點——70%的麥田用上了“緩控釋肥”。
緩控釋肥這種新型肥料,能根據作物生長需要緩慢釋放養分,就像給小麥準備了“定制營養餐”。既減少了施肥次數,降低了勞動強度,又能讓肥料利用更充分。
“以前要追肥好幾次,現在一次就行,省工省力效果還好!”正在田邊忙碌的陸永笑著說。
從收割到播種,機械化作業讓秋收秋種跑出了“加速度”。今年,陸家共投入13臺收割機、4臺播種機、4臺旋耕機,耕種管收各環節全程機械化率達到100%。
“我這臺播種機一天能播110畝,效率比以前人工提高了十幾倍!”農機手沈俊杰邊操作邊說。
除了產糧,陸家的農田還將成為一道風景。今年在油菜種植中,陸家創新融入了農旅融合理念,計劃打造“田成畫、路成景”的觀光農業帶。
來年春天,這里不僅能收獲油菜籽,還能欣賞到金色的油菜花海,讓農田成為兼具生產、觀光、科普功能的“復合型空間”。
春華秋實,歲物豐成
如今
希望的種子已經播下
讓我們一起期待來年
在陸家的沃野之上
見證又一個豐收的美好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