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閉眼聽風
|
當"腫瘤"成為第一診斷,慌亂與迷茫常如潮水般涌來。但請相信,這并非命運的最終宣判。我們將帶您重新認識這位"不速之客":化療不是洪水猛獸,靶向治療藏著基因密碼,免疫治療正喚醒人體自愈力,而中醫千年智慧始終為生命續航。
腫瘤治療早已不是非黑即白的戰場,精準醫學的顯微鏡下,每個病例都是獨特的生命敘事。醫患同心共筑防線,科學為伴貫穿防治,關注【漫談腫瘤】,讓我們以科學為舟,穿越認知的迷霧海;以希望為帆,駛向健康的新航程。
上面兩張報告
你是不是覺得性別打錯了
因為都是提示的可能是乳腺癌
我們普遍的認知角度也是
粉紅絲帶倡議、明星代言推廣、各類科普資訊
皆都是圍繞著女性展開進行的
然而處在這片“粉紅色”海洋背后
一個被忽視的群體正處于無聲狀態
這并非故意夸大其詞,即便男性乳腺癌在全部乳腺癌病例里只占約1%,占所有男性惡性腫瘤中的比例不到1%,但對于罹患此病的男性及其家屬來講,卻是不折不扣的沉重打擊,由于對相關情況認知不足,大多數男性患者在腫塊較大或癥狀明顯時才會就診,發現自身病情時多為中晚期,錯過合適的治療時機。
臨床上遇到一位中年男性患者,自訴半年前發現一側乳腺包塊,未予重視,后因腫塊逐漸增大并出現乳頭內陷才至醫院就診,經影像檢查及病理檢查,確診為乳腺癌,患者表示難以置信,認為這是女性才會有的疾病。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人對于男性乳腺癌缺少認知,因此才會對一些癥狀不夠重視而導致病情拖延,造成診斷時疾病分期偏晚,引起不可逆轉的后果。這也讓我們了解到不僅女性會得乳腺癌,男性也會得乳腺癌,且更易惡化,需要更加重視才行。
若要理解這一現象,首先需掌握基本的生理架構,當我們處于胚胎期時,男性女性都有乳腺組織,但是青春期后女性受雌激素的影響,乳腺導管、小葉以及腺泡會全面發育,為日后哺乳事宜做準備。
而男性乳腺組織基本上呈現靜止狀態,乳頭及乳暈下方的乳腺導管依舊留存,只是極為微薄。
恰恰是這少量留存的乳腺組織,讓男性有了患乳腺癌的解剖學底層基礎,當這些細胞發生異常現象并且不受拘束地增殖時,就會生成惡性腫瘤,即乳腺癌。
雖說病因尚未徹底弄明白,但以下因素會大幅度增加男性患乳腺癌的風險水平:
1.遺傳基因突變
這是最顯著的風險因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BRCA2基因突變,跟男性乳腺癌的聯系最為明顯,攜帶這種突變的男士,其一生的患病風險顯著超出普通人群,BRCA1突變也會讓風險進一步增加。
2.家族史
倘若一級親屬(如母親、姐妹)存在乳腺癌病史,尤其是雙側患乳腺癌的情況或發病年齡早,那么該男性患上乳腺癌的風險會顯著增長。
3.體內激素水平失衡
(1)雌激素水平提升/雄激素水平下降:特定的疾病(如肝硬化、克萊恩費爾特綜合征)或狀況(諸如肥胖,脂肪細胞能夠把雄激素轉變為雌激素,引起體內雌激素水平相對上升)。
(2)睪丸疾病或損傷:好比睪丸炎、隱睪病狀、睪丸受傷或摘除,皆有影響雄激素正常分泌的幾率。
4.年齡
風險隨年紀增長而不斷增加,男性患乳腺癌后平均診斷年齡往往在60-70歲,比女性的診斷年齡稍滯后。
5.輻射暴露
年輕時胸部某個區域做過放射治療,就會引起日后患癌風險的增加。
鑒于男性的乳腺組織量少
腫瘤更大概率侵犯到皮膚和胸肌
一旦患上腫瘤
在早期很容易被察覺
需警惕下面的“胸”險信號
1. 無痛性腫塊或結節
這是極為常見的癥狀,一般位于乳頭與乳暈的下方,邊界不清。
2.乳頭改變
內陷:乳頭往內出現凹陷。
溢液:可能是透明或血性的液體。
潰瘍或糜爛:乳頭跟乳暈附近的皮膚出現破潰與結痂。
3.皮膚改變:
皮膚出現凹陷與起皺。
皮膚變紅、鼓起了,有“橘皮樣”的情形。
4.腋下淋巴結腫大
于腋下可摸到腫大且質地硬的腫塊。
非常重要的提示
男性乳腺癌所出現的腫塊大多沒有疼痛感
這常常是引起忽視的主要緣故
若發現上述隨便一個跡象
請馬上就醫
不要因“丟臉”或“覺得沒這回事”
而拖延時間!
1.就診科室
乳腺外科、一般普外科或腫瘤科室。
2.診斷流程
跟女性情形相似,有醫生觸診、乳腺超聲(作為首選的影像學檢查)、鉬靶(男性乳腺組織致密,鉬靶同樣可起到效果),倘若發覺可疑的病灶,最終得借助穿刺活檢完成病理確診。
3.治療手段
男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方案跟女性乳腺癌治療原則很相似,在選擇治療方案前,醫生們需要通過活檢和影像學檢查明確以下幾點:
(1)癌癥分期(TNM分期)
評估腫瘤大小(T)、淋巴結受累情況(N)、是否遠處轉移(M)。根據分期選擇是手術、新輔助治療、放療、化療等治療手段。
(2)分子分型
這是乳腺癌精準治療的基石,也是最核心的部分,這決定了醫生為病人量身定制的治療方案,我們通過活檢病理報告可以確定激素受體(HR)狀態、HER2狀態來確定是否需要內分泌治療還是靶向抗HER2治療。
(3)患者自身狀況
如根據年齡、身體狀況、有無其他疾病、個人意愿等選擇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1.提高意識,破除偏見
首先要意識到“男性同樣會罹患乳腺癌”,這并非女性的“專屬病癥”,與“男子氣概”無關聯,它僅僅是一種需正視的疾病。
2.學會自查,定期關注
洗澡之際可做簡單的自我檢查,用指腹按壓式觸摸乳房及腋窩,看看是不是有異常腫塊、增厚或者疼痛感。
3.關注家族史
倘若家族內有多個乳腺癌/卵巢癌患者,也或是已知存在BRCA基因突變,男性成員同樣應考慮開展遺傳咨詢與基因檢測。
4.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調控體重、規律活動、限制喝酒,有利于保持體內激素水平的平穩。
乳腺癌
最大的勁敵不是疾病自身
而是缺乏認知、漠視以及社會的固有偏見
多一分認識,就可少一分風險
早一點察覺,就添一分痊愈的期望
▲掃碼關注
腫瘤科公眾號“希愛俱樂部”
《漫談腫瘤》科普小分隊
來源:昆山市中醫醫院 |
熱點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