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近期大批量應屆生畢業,進入招聘市場,不少求職者感受到壓力!但隨著大量求職者摩拳擦掌找工作的同時,“職場界的殺豬盤”也隨之而來!
1、入職前要交錢,各種押金、保證金。大多是中介機構,以押金、保證金、服裝費、資料費等名目收費,之后再以各種苛刻的要求迫使求職者自動放棄求職或離崗,已交納的費用借故不退還求職者。
2、入職捆綁付費培訓,要付費考各種證才能上崗。大多是培訓、家政或中介機構,以招聘為名變相招生,以高薪、名企工作崗位為誘餌吸引求職者,面試時則向求職者提出“工作能力不足”、“崗位有從業資格限制”等理由,要求進行入職培訓或考證培訓,承諾完成培訓后即可上崗。當求職者交付培訓費用后,卻不提供承諾的工作;或者以不能滿足崗位需求等理由,在求職者剛一上崗就予以解雇。更有的企業,一旦收取求職者的培訓費后就會即刻“人間蒸發”。
3、招聘“套路貸”,找工作變身負巨債。不法分子與不良網貸平臺勾結,推出購車貸、美容貸等招聘陷阱,主要蒙騙畢業不久、初入職場、找工作心切的求職者。
4、收費“內推”,保證入職。個別中介機構或個人宣稱與知名公司合作,具有內部推薦權,求職者只要交納一定費用,就可以通過其提供的專業輔導或特定途徑,順利獲得優質offer。但這些“內推”“保offer”的承諾往往難以兌現。有的求職者因本身符合相關崗位要求而被錄用,這類機構就歸功于己;如果求職者沒被錄用,這類機構就會以種種理由搪塞,拒絕退還求職者相關費用。
5、傳銷“拉新”。傳銷組織有三大特征:入門費、拉人頭、金字塔結構的盈利模式。一旦求職者落入圈套,傳銷組織便會要求繳納一定費用或購買某種產品,并指派各種“推銷任務”。
6、出售個人信息,下載不明APP。不法分子以招聘日結、次結崗位為借口,發送不明鏈接,讓下載“**會議”軟件或下載某聊天、金融軟件,完成任務結算,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出售了自身信息,甚至身負貸款。
7、冒充知名企業,發布虛假招聘信息。偽造大廠招聘通知,要求“遠程面試”,實為詐騙團伙。找工作一定要去公司實地考察,謹防上當。
8、職位名稱模糊化,實則含色情服務或被拍照脅迫。發布“高薪助理”“市場專員”“模特”等模糊崗位,實則要求陪酒、夜場服務或在換衣服時候被拍艷照脅迫。
招聘套路層出不窮,讓人防不勝防,謹記以下幾點,就能少一些上當的可能:
妥善保管個人證件。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扣留他人居民身份證!不要將證件原件交付他人,如有需要,僅向有關人員出示即可。需要提供證件復印或者影印件的,要在合適位置注明具體用途。
不要輕信高薪且工作輕松,對學歷、經驗、年齡沒要求,面試簡單易通過,要收費、簽各種看不懂協議合同。要付費要簽協議的,一定要弄清楚是什么,要謹慎承諾的高薪陷阱。
外地招聘、境外招聘需謹慎。實地考察確認公司招聘真實情況,如外地、境外不熟,盡可能不去,保證自身安全。
拒絕一切繳費,簽訂書面合同。牢記:正規企業不會以任何名義收取費用(法律明文禁止),入職前需簽訂勞動合同,條款需明確薪資、崗位、試用期等(《勞動合同法》第17條),注意簽訂合同的主體公司是否是與應聘公司一致或相關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