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發表于: 09-02
, 來自:江蘇省0==
創新正深刻定義物業服務的未來格局 伴隨城市化進程加速和居民品質意識覺醒,“創新”已成為物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基因。它不再局限于技術應用或局部優化,而是在于系統性的服務重塑和體驗升級。 為總結和推廣全市物業行業具有前瞻性、實效性與可復制性的創新實踐,近期,昆山市物業服務管理協會精選了2024年至今已落地見效的優秀創新案例,涵蓋智慧社區運營、服務流程再造、社區治理與共建、特殊場景服務創新、設施與空間升級等五大方向。從“智慧社區”到“鄰里共建” 從“服務升級”到“提升溫度” 這些案例不僅是物業創新實力的體現 更是行業未來發展的風向標 即日起,我們將分5期推送 深入展示物業創新如何重塑日常生活 點亮社區美好瞬間 ... (以下推送內容為第四期:特殊場景服務創新) 在物業服務不斷走向精細化、人性化的今天,聚焦特定職業群體與生活場景中的實際痛點,已成為衡量行業服務深度與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標尺。本期案例中,多家物業企業圍繞戶外工作者、新就業群體及社區居民等的高頻需求,通過場景創新、資源整合與暖心服務,不斷拓展服務外延與內涵,讓物業服務更具包容性與溫度,成為推動社區友好與城市文明的重要力量。 ✔創新亮點:小空間大溫暖,為戶外工作者打造“暖心角落” 同進物業君望庭項目聚焦環衛工人、外賣員、快遞員等戶外工作者“休息難、充電難、飲水難”的現實痛點,巧妙利用物業空間資源,打造“愛心驛站”。站內配備飲水機、充電設備、休息座椅等基礎設施,提供免費熱水、緊急避雨、手機充電、臨時休息等實用服務,精準回應戶外工作高頻需求。 驛站自開放以來,雖規模不大,卻以其便捷、溫暖的功能設置,成為戶外工作者奔波路途中的“暖心加油站”。驛站依托現有物業管理體系,其運營成本低、可持續性強,以滿滿誠意,為戶外工作者筑起溫暖小角落,見證著一次次“歇歇腳、充充電”的日常,具備良好的復制推廣價值,充分體現了物業企業參與城市公益、傳遞社區關愛的責任擔當。✔創新亮點:“物業服務+養老助餐”,打造全齡友好餐飲服務 樂成置業通過對原有員工食堂進行提檔升級,創新推出面向全體居民的社區共享食堂,構建“集中就餐+社區配餐”兩位一體的助餐服務體系。食堂日均提供堂食超510份,并為老年人配送餐食740余份,有效解決了社區居民,尤其是高齡、獨居老人的“吃飯難”問題。 該項目不僅拓展了“物業服務+生活服務”的邊界,實現了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融合,更通過一餐飯的溫暖,增強了社區凝聚力,進一步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質與幸福感。✔創新亮點:多元協同,構建新就業群體友好型樓宇 上房服務現代廣場項目以“紅色物業”為核心,聚焦新就業群體實際需求,構建“黨群服務點+就業服務站+智能驛站”三位一體的友好服務場景。通過設立藍騎士休息驛站,配備桌椅、飲水、充電及健康服務,日均服務騎手18余人次;聯合社區設立“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舉辦招聘活動,助力多人成功就業;引入智能取餐柜,日均處理訂單超360單,縮短配送時間30%以上,有效緩解午高峰配送壓力,實現物業、業主、騎手三方共贏。 項目通過黨建聯動社區、企業多方資源,全年開展文化活動16場,參與超500人次,顯著增強新就業群體歸屬感與樓宇凝聚力。因成效顯著,項目獲評2024年度昆山市“新就業群體友好樓宇”稱號,為行業參與基層治理、構建和諧樓宇生態提供了可復制的創新樣本。 服務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對日常需求的滿足,更在于對特殊場景的細致洞察與積極回應。上述案例表明,物業企業正從傳統的“管理者”轉變為多元需求的“響應者”與城市溫度的“傳遞者”。在看似微小的場景中創新服務,于細微之處彰顯專業與善意,這正是物業行業走向成熟、實現價值升華的重要路徑。... 下期預告 第五期,我們將聚焦「設施與空間升級」 深入解析物業如何通過 電梯換新、綠化改造、設備引入等舉措 推動社區從“硬件煥新”到“體驗升級” 為新家園注入持久活力 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