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昆山淀山湖畔飛向阿聯酋海岸,昆山制造的無人機正劃出一道耀眼的“國際航線”。
11月22日,峰飛航空在昆山完成“海空—體低空經濟解決方案”演示,首次將低空基礎設施延伸至水域,實現全球性突破。銷售同樣捷報不斷:10月27日,峰飛航空科技與阿聯酋獵鷹航空服務公司簽署50架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訂單;11月17日,航天時代飛鵬在迪拜航展簽署50架無人運輸機采購協議。
全球視野下,短短20天內,中東市場兩度向昆山低空企業拋出橄欖枝,既展現了中國低空經濟的全球競爭力,也彰顯了昆山發力產業新賽道的決心。這座連續21年位居全國百強縣首位的城市,何以在低空經濟賽道異軍突起?其背后又折射出縣域產業發展的哪些新特征?
當產業實踐與全球智慧在此交匯時,昆山再次成為中國低空經濟的展示窗口。11月23日,第九屆國際電動航空論壇在昆山開幕。作為全球電動航空領域規格最高的年度盛會,論壇吸引近300名全球嘉賓,圍繞行業趨勢展開多維交流。昆山已是第四次承辦該論壇,有力助推區域低空經濟的發展與崛起。
低空經濟被譽為“萬億級”產業藍海,是區域經濟實現換道超車的戰略機遇。昆山早在2020年便前瞻布局,將其納入新興產業發展體系,并出臺《低空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從空域開放、基礎設施、政策支持三個維度構建產業生態。
鏈式發展是昆山產業的制勝法寶。花橋低空經濟產業園作為首批“蘇州市低空經濟先導產業園”,已初具規模。園區“鏈主”企業航天時代飛鵬,形成“雙千、雙百、雙十”系列化無人運輸機產品,其研發的世界最大無人運輸機FH-98已完成交付。依托“鏈主”的磁場效應,園區引進無人機研發、制造、檢測等超30個重點項目,形成強大的產業集聚力。
峰飛航空作為中國eVTOL領域的先驅,不僅是技術標桿,更是產業生態的核心。其完成的全球首架噸級以上“三證齊全”eVTOL航空器交付,標志著中國低空制造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高遠洋評價,峰飛的創新“為大規模商業化運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靈活性”。資本嗅覺最為敏銳。去年8月,寧德時代重倉投資峰飛航空,既是對企業潛力的認可,更是對昆山產業基礎、研發能力和配套體系的深度肯定。
兼顧產業“未來”與“既有”,昆山落子精準,以堅實根基和清晰頂層設計,成功抓住低空經濟的時代“風口”。五年來,通過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加速集聚,初步形成“研發+制造+運營+服務”的低空經濟產業鏈。目前,昆山已集聚產業鏈企業70余家,產業規模超50億元。今年以來,低空經濟領域簽約項目16個,總投資達45億元,發展勢頭強勁。
技術唯有融入應用,方能創造價值。
從地面到空中,昆山不斷拓展應用場景。上個月,昆山民用無人機試飛運行基地揭牌啟用。作為全國首個噸級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試飛運行基地,其擁有24平方公里、真高600米的空域,可大幅提升測試數據的準確性與參考價值。
低空經濟不僅要“飛起來”,更要“用起來”。昆山市低空飛行服務中心低空服務科副科長盧楊介紹,該基地集試驗試飛、停放保養、維修檢測于一體,是一站式低空飛行服務保障基地,將為航空器研發測試與適航審定提供規范化支撐。
發展低空經濟,昆山手握“好牌”。背靠長三角城市群,昆山與上海的“空中對接”不斷加速。2024年8月18日,從昆山城市航站樓到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國內首條跨省定點低空載客運輸航線開通。2025年8月18日,首條連接昆山與上海市中心的低空航線“昆山—楊浦”正式通航,僅需20分鐘,即可實現兩地跨省、越江、入市中心的“空中直達”。
在昆山,低空經濟已“飛入”千行百業。周莊古鎮上空,無人機為安保指揮、應急救援提供支撐;東部醫療中心架起“空中生命線”,18分鐘直達上海瑞金醫院;立訊使用無人機跨廠區吊運精密零件,“分鐘級送達”成為常態。
昆山以場景應用為牽引,在低空經濟細分賽道上深耕細作,蓄力“高飛”。中國航空學會創新投資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楊拴昌希望昆山繼續發揮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加快產業集聚,深化場景應用,期待昆山將低空經濟廣泛融入生產生活各領域。
如果說產業布局是“引擎”,應用場景是“跑道”,那么昆山獨創的“雙碼”戰略,則為低空經濟企業架起直通全球市場的“空中橋梁”,實現“無機場勝有機場”的戰略突破。
“雙碼”的通道優勢,讓昆山低空企業如虎添翼。10月27日,阿聯酋獵鷹航空服務公司與峰飛航空科技達成合作,訂購50架eVTOL,用于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運輸任務。20天后,在迪拜航展上,時代飛鵬與阿聯酋合作伙伴簽署50架無人運輸機采購協議,相關產品深度適配中東高溫、沙塵等特殊環境。
接連斬獲國際訂單的背后,是昆山企業憑借技術實力與商業運維能力,參與國際分工的價值重塑。從技術研發到市場應用,從國內試點到國際拓展,昆山低空經濟企業不僅在國內政策引導下穩步成長,更通過“出海”合作輸出產品與標準,為全球低空交通體系建設貢獻“中國方案”。
昆山雖無機場,卻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國際航空客運代碼“KVS”和貨運代碼“KHL”的縣級城市。這兩個三字代碼相當于昆山在全球航空領域的專屬“身份證”,實現了從內陸城市向國際航空節點的重大轉變。
獨特的“雙碼”優勢,成為昆山低空經濟融入全球的加速器。今年8月,東方航空—昆山國際空港全國首家備案制綜合型航空前置貨站啟用。長三角國際空港昆山物流中心鏈接全球,直達1036個目的地,今年上半年完成進出口貨值11億美元,同比增長14.84%。
從國家“十五五”規劃建議首次將“低空經濟”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到昆山構建“2+3+3”新興產業體系的精準落子,政策東風正勁,將為昆山低空經濟發展賦予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