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線北歡
|
明末清初思想家、學者顧炎武,是江蘇昆山一張不可多得的城市文化名片,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激勵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他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匯聚其思想精華,為學界所推崇。 《天下郡國利病書》始編于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成書于康熙元年(1662年),為顧炎武花費二十余年心血寫成的一部史地類目著作。
由于《利病書》在顧炎武身后并未立即付印,所以長期以寫本形式流傳,嘉道以后,始有龍氏敷文閣聚珍版流傳,故稿本洵為珍貴。此稿本在顧炎武身后歸藏于其外甥徐乾學的“傳是樓”,后散佚,流落市井,數易其主。直至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八月十五日,葉昌熾在蘇州應同年吳訥士昆仲之邀,才有幸目睹吳氏收藏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初稿。葉昌熾在其《緣督廬日記抄》卷十二中詳細記錄了這一經歷,為后人了解該手稿的流傳提供了重要線索。宣統元年(1909年),王頌文在《四部叢刊三編》之《天下郡國利病書》跋中云:“光緒之季,方君惟一與頌文見此書于郡城吳君訥士書齋,相與驚奇,以為幸遇。越年,亭林崇祀孔廟,惟一復謁訥士,述鄉人意,欲乞得此書以紀念亭林。吳君慨然許諾,乃奉書歸藏亭林祠。及圖書館成,遂移庋其中。”由此可知,手稿最終在蘇州吳納士家被發現,由吳納士捐贈給馬鞍山“東齋”顧亭林祠堂收藏保管,1929年起轉至新建成的昆山縣圖書館珍藏。
此圖片由AI生成
如今,《天下郡國利病書》稿本60冊藏南京圖書館,為該館的鎮館之寶,其余古籍散落何處,更待有識之士稽考。從顧炎武到陸輯安,從《天下郡國利病書》成書到抗戰期間的護書行動,文脈的傳承不僅是文本的延續,更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接力。陸氏父子的護書事跡,成為中華文明韌性傳承的見證。
來源:古籍保護
|
共3條評分
,昆幣+3
熱點推薦 |
帥哥離線孤狼的傳說
|
顧炎武手稿
![]() ![]() ![]() |
爆料有獎!關注昆山論壇抖音號,抖音搜索“昆山論壇”,或搜索抖音號:ksbbs
|
帥哥離線獨釣十里寒江
|
舊報上面信息量很大啊,原來中山堂是戲院啊!
|
爆料有獎!關注昆山論壇抖音號,抖音搜索“昆山論壇”,或搜索抖音號:ksbbs
|
帥哥離線獨釣十里寒江
|
為玉山小學籌款
|
爆料有獎!關注昆山論壇抖音號,抖音搜索“昆山論壇”,或搜索抖音號:ksbbs
|
離線假勇士
|
昆山歷史,好好挖掘
|
爆料有獎!關注昆山論壇抖音號,抖音搜索“昆山論壇”,或搜索抖音號:ksbbs
|
帥哥離線阿德哥8
|
![]() ![]() |
爆料有獎!關注昆山論壇抖音號,抖音搜索“昆山論壇”,或搜索抖音號:ksbbs
|
帥哥離線阿德哥8
|
陸里千、陸鳴岡兄弟兩人,應為陸千里,詳見稿內原文所載[微笑]
|
樓中樓
|
離線wushu
|
顧炎武在《日知錄·正始》中的原文是:"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顧炎武原文并未出現八字格言,后世通過三次關鍵演進完成定型:乾隆嘉慶時期:疑似最早濃縮。署名“空空主人”的筆記《豈有此理》(1799年出版)開篇即稱:“亭林先生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此記載比梁啟超早約百年,但作者身份成謎,影響有限。 晚清維新派:推動傳播。麥孟華(梁啟超同僚)在1900年文章中將此語歸為顧炎武所言,早于梁啟超;梁啟超在《飲冰室文集》(1905年《痛定罪言》)中明確引用:“斯乃真顧亭林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也。”因其廣泛影響力,此語被大眾熟知。 在千燈好像看到介紹,顧炎武十幾歲就離開千燈,到山西做生意,再也沒回過昆山。 |
共1條評分
,昆幣+1
|